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

樊恭烋荣誉学院设置学校荣誉课程模块,贯穿培养的全过程。前两年的课程结构分为通识教育模块和基础教育模块;后两年进入专业以后按照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培养。

一、学校荣誉课程模块(共20学分)

1. 工程及工程设计概论。(2学分)

工程及工程设计概论,讲授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培养工程素养,同时把学生分为具体几个项目,由导师带领学生进行以项目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

2. Cornerstone项目(3学分)

Cornerstone项目,即基石项目训练计划,是三段式科学研究训练计划的内容,项目训练计划通过征集题目、发布指南、学生选题、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等环节后确定具体课题。课题研究原则上为学生本科在读的第一学期末启动,课题以团队形式完成,研究内容应为既涵盖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又体现综合性及设计性的实物作品(软件、系统等),但不能是自己即将选择专业方向的项目,旨在完成广度训练并熟悉工程领域的研究与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3. 荣誉学院科学与工程论坛。(2学分)

荣誉学院工程论坛,是各学院的院长及专业负责人及行业专家为荣誉学生开设的讲座课程,让学生了解学校各理工科专业的内涵及发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专业的深入认识,此门课程替代传统的新生研讨课。

4. 工程写作及工程伦理。(2学分)

工程写作及工程伦理,主要讲授工程领域各种文体的写作形式及从事工程领域工作在伦理、诚信方面要掌握和注意的各种环节。

5. 科学研究方法导论(2学分)

科学研究方法导论,是以国外知名大学教材为参考,系统的介绍科学研究过程、尤其是工程研究过程中必备的知识,包括工程研究的特点、文献调研与引用、数据分析基础方法、系统优化基础方法,同时根据Stone项目进展讲授研究方案的规范写作、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图表的科学制作,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与实际操作实践,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要素。

6. Keystone项目(3学分)

Keystone项目,即楔石项目训练计划,是三段式科学研究训练计划的内容,项目训练计划通过征集题目、发布指南、学生选题、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等环节后确定具体课题。课题研究原则上为学生本科在读的第四学期初启动,课题以团队形式完成,研究内容不限,但应为既涵盖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又体现综合性及设计性的实物作品(软件、系统等)。

7. MOOC课程。(2学分)

学生需要在四年之内,在Coursera, Edx或Udacity等慕课平台上任选一门与自己兴趣相关的一门课程完成学习,并获得课程证书。

8. 境外或“985”高校暑期课程。(4学分)

学生需要利用第七学期之前的任何一个暑期赴境外或国内“985”高校参加暑期课程,并凭合格的成绩单获得学分。原则上学生应该在第二或第三学年的暑期进行暑期学校的学习。

二、通识教育模块(共42学分)

1. 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类课程群。(14学分)

此课程群包含3学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2学分中国近代史纲要(2018级及以后为3学分)、4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8级及以后为3学分),3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2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课程。

2. 军事体育类课程群。(6学分)

此课程群包含4学分的体育课程,1学分的军事理论和1学分的军事训练实践环节。

3.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群。(4学分)

学生需要修习计算机程序语言基础(2学分)和工程类专业实用的计算机软件课程(2学分),例如Matlab、LabView、有限元课程等。

4. 跨专业通识教育类课程群。(16学分)

荣誉学院为学生提供包含人文艺术类、经济管理类等在内的核心通识教育选修课。同时,多选的学科基础课程群的课程可冲抵此类课程学分,但不得多于4学分。学生需要选修8学分外语学院开设的提高性英语课程。

5. 项目管理。(2学分)

荣誉学院为学生提供包含经济管理类等在内的核心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生需要选修至少一门2学分经管类的课程以掌握工程过程的管理。

三、基础教育模块(55学分)

1. 数学基础课程群。(23学分)

数学基础课程群包含11学分高等数学,3学分线性代数及3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传统课程。学生还需修习3学分高等工程数学以及3学分微分方程在工程中的应用。

2. 物理基础课程群。(9学分)

物理基础课程群包含大学物理7学分及单独设课的大学物理实验2学分。

3. 学科基础课程群。(>18学分)

学科基础课程群包含学生拟选择所学专业的必须修习的学科基础必修课,这些课程包含电子信息类、能源材料类、土木建工类、化学生物类、计算机软件类等学科大类基础必修课。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第三或第四学期主要修习总计不少于18学分的此类课程。多余的学分可用于冲抵跨专业通识教育类课程群内不多于4学分的课程。

4. 化学基础课程群(4学分)

化学基础课程群包含4学分普通化学课程,使学生具备化学基本基础理论以及学科渗透交叉等方面知识。

四、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共43学分)

1. 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群。(20学分)

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群包含学生进入专业学习以后,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实践环节必修课、实践环节选修课。

2. 专业选修课程群。(10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群包括包含学生所选择专业的相对集中的5门具体专业限选课程或专业任选课程。

3. 专业实习实践课程群。(4学分)

学生需按专业培养计划完成4周的专业实习环节。

4. Capstone专业综合设计课及毕业设计。(9学分)

各专业为学生在第七学期安排专业的综合设计课程,与第八学期毕业设计环节联通,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作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考查。除学校荣誉课程模块、通识教育模块、基础教育模块内学校统一安排的课程以外,各专业都应为荣誉学院的学生制定单独的培养方案,包括学科基础课程群的课程选择、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的安排。荣誉学院的学生进入专业后,在同一课程教学内容上要布置额外的设计和讨论环节,以增强对知识综合性的掌握。原单独设课的实践环节,统一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限选课程群中。

五、适用范围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适用于2016级及以后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