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韵传千年,琅路行万里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樊恭烋荣誉学院通过参观体验、手工技艺等系列实践活动,将美育和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促进本科新生劳动教育和美育教育。2023年11月29日与12月1日,学院针对2023级新生开展了“陶韵传千年,琅路行万里”美育教育活动。
窑火千年,生生不息
陶瓷文化,薪火相传
2023年11月29日,同学们参观了北京陶瓷艺术馆。北京陶瓷艺术馆是以艺术传播和文化推广为核心的大型艺术机构,包括陶瓷博物馆、综合展览馆、陶瓷生活馆、陶艺体验中心、陶瓷原创馆等多个展馆区域,通过文化互动交流,实现最广泛的陶瓷及多种形式的艺术文化传播。
历史,在这里定格,又在这里复活。一代代匠人勇于创新,才有了宋青白、元青花、明色釉、清粉彩这些耀古烁今的传世经典。如今,科技赋能助力陶瓷制造走上工业化、智能化之路,3D打印技术让人们的创意想法以“加速度”变成一件件陶瓷作品;业态创新催生陶瓷生产由传统工业向创意产业转型,古老的瓷器化身为时尚的“国潮”与文旅融合新地标。通过本次参观,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陶瓷艺术的博大精深和历史传承的厚重。在北京陶瓷艺术馆这一艺术殿堂里,历史在每一件艺术品中都得以定格,并在当代的科技与创新中焕发新的生机。
在陶瓷厚重的艺术氛围之后,同学们投身到中国篆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中。篆刻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不仅是一种文字的雕刻,更是一种对心灵境界的表达。在这个非遗项目中,同学们得以感受到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独特韵味。
首先,中国陶瓷工艺协会艺委会理事钟离子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篆刻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点。接着,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亲自动手,在特殊的陶瓷材料上刻下自己的名字或寓意深远的词语,领略了每一个刀锋的力道和每一次刻下的艺术张力。
最终,每位同学都完成了自己的篆刻作品。这些小小的印章承载着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也是对非遗项目传承的一份珍贵贡献。这次篆刻体验不仅拉近了同学们与传统艺术的距离,更让他们在创造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绚丽珐琅,熠熠生辉
2023年12月1日,同学们来到中外珐琅美术馆,讲解老师带同学们参观了馆内的优美珐琅(景泰蓝),总体介绍了何为珐琅,珐琅的价值包括观赏价值,美术价值,文化价值等,最后详细介绍了珐琅的基本制作步骤,包括绘图,掐丝,粘丝,点蓝。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将同学们带入珐琅的世界。珐琅跨越千年岁月,万里东西,终于与同学们相遇,带着历史的残韵,春风一吹,又熠熠生辉地展现着它复杂的魅力。
同学们亲手体验了点蓝,把釉料填进丝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搭配色彩。用特制的蓝枪和吸管,舀着不同颜色的釉料,一点点的镶嵌在铜丝界成的各种小格子里。起初,这种制作方法开头多用蓝色料,因而也就约定俗成地称为“点蓝”。点蓝需要细心,同学们聚精会神开展着自己的独特创作。
点蓝过后是烧蓝环节。烧蓝是将整个胎体填满色釉后,再拿到炉温大约800摄氏度的高炉中烘烧,色釉由砂粒状固体熔化为液体,待冷却后成为固着在胎体上的绚丽的色釉,此时色釉低于铜丝高度,所以得再填一次色釉,再经烧结,一般要连续四五次,直至将纹样内填到与掐丝纹相平。同学们完成后,排队拿着自己的作品,放入“烤炉”等待自己的完成品“出炉”。
最后,每个同学都通过动手实践,收获了自己创作的珐琅作品,感受到珐琅技艺的有趣和创造性,感受到美的设计和展现,再次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神奇模样。
通过这次美育实践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拓展了了内在精神世界体验和追求。学院将深入探索美育系列项目,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学感悟
通过这次深度体验和创作活动,同学们在感悟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更加明确了创新与传承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是历史的延续,更是当代文化创意的源泉,激发着同学们对艺术和创造力的无限热爱。同学们纷纷表示 :
李天悦 信息学部 自动化:
在北京陶瓷艺术馆的参观与篆刻非遗项目的体验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陶瓷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而亲手参与篆刻项目更让我亲近了传统艺术的魅力。这次活动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的一次深刻体验。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陶瓷材料的独特性。每一次的用力都需要谨慎斟酌,因为陶瓷并不像纸张那样容易修复。这使得整个创作过程充满了挑战性和谨慎性,但也因此更加有趣。我不仅仅是刻下自己的名字,更在每一次刀痕中感受到了这种特殊材料的历史韵味。
范文瀚 信息学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很小的时候,我父母就经常和我聊起他们在珐琅厂的经历,使我对珐琅燃起了强烈的兴趣。而今天,我不但进一步了解了它的概念、历史、制作流程,更见识到了它与祖国密切深厚的联系,还亲自动手体验了一把“点蓝”的工艺,感受到了掐丝珐琅的复杂,更认识到了传承它的不易。当然,在返程的车上欣赏自己亲手点出来的作品时,心中也萦绕着满满的成就感。
黄欣怡 城建学部 交通运输:
掐丝珐琅的每一处细节中都弥漫着古老传统的芬芳,这并非仅是一次手艺的学习,更是心灵与文化的深度交融。在这传统的工艺中,我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沉淀,仿佛与过去的艺术大师对话,共同书写着一段文明的篇章。在活动中,我有幸能随心所欲地涂抹色彩,而每一次的创作都让我感受到无尽的可能性。我是作品的创作者,更是艺术的参与者,与作品建立起了一种微妙而深沉的共鸣。
总的来说,感谢樊院组织这次掐丝珐琅的文艺之旅,一次超越技术的心灵盛宴,让我在艺术的海洋中徜徉,感受到心与艺术交织的美好。
北京工业大学樊恭烋荣誉学院
2023年12月5日
撰稿人:杨皓珺 洪一懿
审稿人:孙立山 袁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