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北工大学生设计净化汽车尾气“绿桥” 获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

时间:2014-07-05 00:00:004  作者:admin  点击: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中,由北京工业大学“SIX”团队设计的能够净化汽车尾气的“绿桥”——“行云”双层拱桥,在18所高校展示的34件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二等奖,并以其独特的创意设计受到多家媒体的报道。

IMG_20140605_101728

(净化汽车尾气的“绿桥”——“行云”双层拱桥模型)

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建筑大学承办,本届比赛根据赛题内容分三个分赛场同时进行。“SIX”团队所在的桥梁方向组中,共有8所高校携8件作品进入决赛。该组赛题为“北京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北关大道跨北运河大桥”的设计,要求参赛选手们综合考虑通州新城的功能分区、运河的园林景观和文化底蕴,设计出一座能够协调绿色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运河大桥。参赛选手中,有的人以“与传统文化接轨”为主题、有的人以“绿色运河,自然合一”为卖点。“SIX”团队设计的名为“行云”的双层拱桥,以其能够净化汽车尾气的独特作用及合理的功能区划分等特点,在竞赛中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3

(“SIX”团队合影)

“SIX”的组建

“SIX”团队由北工大学生隗娜、王明、贾振雷、闫晶晶、俞晓娜、林钰琼六人组成。团队当中有3名来自建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主要负责结构部分设计;另外3名是来自建规学院建筑学的同学,负责外观部分设计。团队同学的分工精而细,合作紧而密,他们将这个团队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这也为好成绩的取得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正在攻读双学位的桥梁工程主力王明,去年就参加过北京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然而不会使用MIDAS软件成为阻碍他获奖的首要原因,尽管如此,参与比赛依然让他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次比赛中,王明决定要攻克MIDAS软件使用的难关。经过多方求助,团队找到了亓路宽老师,并邀请亓老师担任“SIX”团队导师。经亓老师的细心指导,团队成员终于掌握了软件使用方法,攻克了技术难题。贾振雷在参加本次比赛的同时还参加了其他竞赛。作为经常参加各种竞赛的“学霸”,贾振雷给团队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作为队长的隗娜是建工学院的团委副书记。抽出时间带队参加大赛的同时,她又要把学生工作完成好,可以说她的压力是团队中最大的。由于结课较早,闫晶晶、俞晓娜、林钰琼3名建规学院的同学在参与比赛同时,需要在限定时间上交课程设计作业,经常需要作图到很晚。

可以说,“SIX”团队中的每名成员都面临时间非常紧张的问题,大家在一起讨论、制作的时间十分有限。晚上便成了他们“备战”的主要时间。在准备比赛的日子里,他们常常在实验室里工作到凌晨,虽然很辛苦,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说苦喊累。他们都知道自己不能放弃,因为他们的信念就是“向所有人证明,北工大学子的学识名副其实”。

4

(“SIX”团队携作品“行云”参加答辩)

“行云”的问世

反复利用软件计算,多次进行模型制作,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SIX”团队不断尝试,不断汲取经验,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成果一步步逐渐完善时,内心也被喜悦填得满满的。日复一日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行云”问世了。

行云二字取自“行云流水”,且有“行者云集”之意。大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行车,车辆如流水一般往来,畅通无阻;下层行人,并设置休息区,为行人提供较大空间的观赏区,颇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意境。拱形的支撑结构不仅增加了大桥的承重能力和抗震能力,还使整个大桥看上去就像个“云”字。在建材方面,拱桥选用钢材、光触媒水泥和EMC水泥技术与产品。钢材轻质美观,光触媒水泥上覆盖着一层二氧化钛粒子,可以有效除去空气中的氮氧化物,起到净化汽车尾气的作用。光触媒水泥、EMC水泥技术与产品以及“行云”上的功能区绿化和环保铺装材料的运用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这一主题。无论是在外观设计上、桥梁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使用上,“SIX”团队都下足了功夫。

5月25日是决赛的日子。不到6点,团队六人就迎着朝阳,携带准备了许久的结构设计说明书、施工图、建筑设计说明书、效果图和模型前往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参加比赛。

隗娜和王明负责演讲和答辩部分,他们回忆说:“比赛当天,面对台下十位评委和各学校优秀团队的那一刻真的很紧张,身上有一种使命感。因为团队付出了太多,大家都不想因为个人的表现让大家的心血白费。所以我们必须尽力。”身负重任的他们倍感压力,可压力对于他们来说反而是一种激励与鼓舞,让他们将注意力全部投入到对作品的陈述与展示中去。因为有着沉着应对的态度以及对自己作品的充分了解和自信,他们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取得了北京市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收获与感激

历时两个月时间,这支由六名大三同学组建的“SIX”团队,凭借充分的准备、稳定的心态和顽强的拼搏,最终实现了他们的目标。

结构设计大赛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的一次非常好的机会。经过这次比赛,团队成员不但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也利用比赛的平台充实了自己,提升了自己学习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以后的深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功的关键除了团队协作、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外,同样离不开导师的帮助。团队成员向导师亓路宽老师表达了感激。“亓老师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他的专业知识毋庸置疑。更可贵的是,他为人耿直,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也交给了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更是让我们受益终身。”王明如是说。

“SIX”团队也对学弟学妹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他们能够多参加科技竞赛,培养自己创新实践的能力、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及学习运用的能力。同时他们也提到,如果要决定加入一个团队,一定要有责任心,不仅要把它当成你自己的事,更要当成大家的事,对团队做出最大的贡献。

摘自工大新闻网http://news.bjut.edu.cn/gdyw/xs/16753.shtml